林西县肉牛产业“链”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产业链日趋完善 科技品牌双轮驱动助力乡村振兴-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9/27 15:16:14
来源:新华网

林西县肉牛产业“链”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产业链日趋完善 科技品牌双轮驱动助力乡村振兴

字体:

  位于赤峰市北部的林西县,近年来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紧紧围绕自治区建设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战略部署,聚焦肉牛产业持续发力,逐步构建起从育种、养殖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体系,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产业振兴之路。截至2025年6月,全县肉牛存栏量已达32.68万头,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近半数,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增收的重要引擎。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链条日趋完善

  林西县积极融入赤峰市“北繁南育”肉牛产业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和标准化发展。目前,全县已建成标准化肉牛养殖小区28个,其中万头规模7处、千头规模12处,规模化养殖比重超过63%。在品种改良方面,依托中央基础母牛扩群提质项目,引入社会化服务企业,推广赤峰肉牛大数据平台,实现冷配全程数字化管理。2024年完成肉牛冷配4.8万头,年冲胚能力达4000枚,优质基础母牛群体不断壮大。

  饲草保障体系也同步优化。全县草原面积95.6万亩,青贮玉米种植23万亩,秸秆转化和饲料企业年产能力超70万吨,计划建设统部镇饲草料交易市场,年交易量可达80万吨,能有效保障本地及周边旗县饲草供应。

  在龙头带动方面,北方活畜交易市场作为北方最大活畜交易平台,年交易肉牛超30万头;全县拥有屠宰企业3家、牛肉干加工企业34家,形成从活畜交易到精深加工的良好产业生态。

  政策科技双轮驱动,品牌建设初见成效

  政策扶持方面,林西县连续出台多项产业奖补政策,对标准化圈舍、良种犊牛、贷款贴息等予以支持。2022年以来累计使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21亿元,实施肉牛产业项目40个。2025年又争取市级资金用于改良站点建设和设备更新,市农牧局还提供5万剂优质冻精支持改良工作。

  科技赋能成为提质增效的关键。全县推广智慧养殖系统,通过智能耳标实时监测牛只健康,2025年计划建设4个智慧肉牛牧场,推动传统养殖向数据驱动转型。加工环节引进数字化环控、真空包装等技术,提升产品安全与附加值。

  品牌建设方面,“穆香源”“林西草原牛肉”等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多个产品入选内蒙古农牧业品牌目录和“赤诚峰味”区域公用品牌体系,通过各类展销平台拓展京津冀市场,增强产品竞争力。

  直面挑战,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尽管产业基础扎实,但林西县也清醒认识到当前面临的挑战:牛肉进口增加导致市场价格波动,养殖利润收窄;产业链精深加工环节仍较薄弱,数智化应用有待普及;品牌影响力仍需进一步扩大。

  为此,县农牧局提出以“闭环运营、科技引领、品牌赋能、政策护航”为路径的发展建议。包括推动种养循环绿色发展模式、建设县级遗传改良中心、打造差异化牛肉品牌、强化“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等,进一步稳定养殖收益、拓展高端市场。

  未来,林西县将继续以肉牛产业为核心抓手,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品牌链深度融合,为赤峰市乃至内蒙古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任东月)

【纠错】 【责任编辑:徐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