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以机制创新、产业链延伸、要素赋能为突破点,为区域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构建新能源产业营商环境新生态。
机制破壁跑出项目落地“加速度”
如何吸引项目轻松落地,让企业无忧发展?达拉特旗打破传统机制壁垒,创新推行统一流转土地、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办理手续、统一基础配套、统一运维管理“五统一”模式,让新能源企业“拎包入住”,大幅降低企业非生产性投入,显著缩短项目投产周期。目前,已成功吸引内蒙古库布齐沙漠鄂尔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800万千瓦光伏项目、中节能太阳能50万千瓦防沙治沙光伏一体化等重点项目落地。
为了让项目尽快落地建设、投产达效,达拉特旗创新“重点项目+服务专员”机制,服务专员及时响应企业需求,3个工作日内反馈审批问题,提供从项目立项、建设到验收的全流程帮办代办服务。同时,绘制新能源项目审批流程图与节点时限表,动态跟踪项目进展、协调解决难题,扫清落地障碍。今年以来,已有7个重点储能项目完成备案,4个新能源项目实现固投入库,项目推进效率显著提升。
强链聚变打造产业集群“新能级”
重大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的落地,意味着产业链条延伸、创新能力跃升。在上游制造环节,达拉特旗积极引进光伏组件、逆变器等关键设备制造企业,不断完善产业链布局,提升本地化配套能力。目前已建成汇达一道5.5GW光伏组件、建亨奥能钠盐储能电池全产业链一期项目等多个重点项目,初步形成“风光氢储”产业集群。2024年,达拉特旗光伏产业集群获评内蒙古自治区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在下游消纳环节,聚焦解决绿电消纳这一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上,达拉特旗以“储起来”“用出去”双向发力实现路径畅通、消纳多元。鄂尔多斯万成功200MW/800MWh大型电网侧储能电站、耳字壕300MW/1200MWh储能电站等一大批核心储能项目加速落地,为风光电力提供坚实“稳定器”;达拉特经济开发区增量配电网绿色供电项目、蒙泰铝合金分布式光伏项目等重点供电项目与达拉特光伏领跑者基地、库布齐沙漠新能源大基地联动,构建起强大的本地消纳网络,推动绿电就地高效利用。
在延伸拓展新能源产业链方面,因地制宜创新推行“风光+N”多元融合模式,实现生态治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映生辉。“光伏+治沙”通过板上发电、板下种植,在实现生态治理的同时推动经济发展,目前,达拉特旗有效治理沙漠15万亩,年发绿电41.44亿度,减排二氧化碳342万吨。“光伏+矿区治理”利用废弃矿区建设光储项目,年发电20亿度,助力生态修复。“光伏+旅游”将光伏板景观与响沙湾等景区联动,形成“金沙、蓝海、绿洲”特色沙漠旅游带,带动周边10余家民宿月增收2万元。
精准赋能构筑产业发展“强磁场”
针对新能源光伏产业集群发展需求,达拉特旗出台《光伏产业集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精准支持技术升级、规模扩展和关键平台建设。目前,已发放专项补助224.6万元,有效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
聚焦新能源装备制造、光伏储能项目建设等主导产业开展招才引智,达拉特旗出台《加强新时代人才工作助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配套制定15项细则,提档升级人才服务卡管理办法,形成“1+X”政策矩阵。针对不同领域人才需求,编制重点产业紧缺人才目录,实现政策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