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左旗强力推动扶贫(帮扶)项目资产保值增效-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10/14 18:17:02
来源:新华网

巴林左旗强力推动扶贫(帮扶)项目资产保值增效

字体:

  近年来,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把扶贫(帮扶)项目资产规范管理作为提升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稳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和有力抓手,着力在强化经营管理和收益金分配上下功夫。截至目前,全旗240余家涉农涉牧企业、新型合作组织、种养大户通过参与扶贫(帮扶)项目资产经营,每年可获得资产收益金3000余万元,带动2.3万余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增收。

  巴林左旗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在多年的扶贫工作中,巴林左旗不断得到上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资金扶持。到目前,全旗共核查登记扶贫(帮扶)项目资产38.1亿元。其中,公益性资产15.59亿元,经营性资产17.66亿元,到户类资产4.85亿元。为不断推进扶贫(帮扶)项目资产管理工作提质增效,先后制定出台《巴林左旗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办法》《巴林左旗扶贫项目资产确权移交细则》《巴林左旗扶贫项目资产运营管护细则》《巴林左旗扶贫项目资产收益分配细则》《巴林左旗扶贫项目资产处置报批细则》等细则,巴林左旗扶贫资产“产权登记制度、经营管理制度、收益分配制度、处置报批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监督监管制度、等10项配套制度。按照“问题找准、举措谋实、限期解决”要求,统筹相关行业部门、苏木乡镇、嘎查村的工作力量,按照公益性资产、经营性资产、到户类资产,分类建立扶贫(帮扶)项目资产“三本账”。按照管理层级增设旗级资产、镇级资产、村级资产、户级资产四本扶贫(帮扶)项目资产确权台账。截至目前,全旗共登记户级资产4.85亿元、村级资产16.72亿元、镇级资产3.48亿元、旗级资产13.05亿元。

  巴林左旗按照“受益权与管护权相结合”“谁主管、谁负责”原则,逐项落实扶贫(帮扶)项目资产管护主体,明确责任单位和具体责任人管护责任。

  一是在公益性资产管理上,由相应产权主体落实管护责任人,结合开发公益岗位、临时性用工等方式,优先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参与扶贫(帮扶)项目资产管护,解决管护力量不足问题。截至目前,全旗结合公益岗位开发累计解决脱贫户劳动力就业1928个,平均每户增收11100元。

  二是在经营性资产管理上,发挥农村牧区新型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优势、主导产业的强力带动优势、龙头企业的产业发展优势,通过资产租赁、产业托管、入股分红等经营方式,进一步激活资产带贫减贫动能。

  三是在到户类资产管理上,按照脱贫户的意愿,采取菜单式管理模式,由贫困群众自行选择、自主决策、自力更生经营扶贫(帮扶)项目资产,进一步激活贫困群众的脱贫内生动力。通过开展“扶贫夜校”“第一书记课堂”等形式,让脱贫可持续、致富有干劲。目前,全旗共开展集中宣讲240多场次、各类宣讲活动1000多场,充分调动贫困群众“比着学、比着干”的致富内生动力。

  四是在扶贫(帮扶)项目资产监管上,根据全旗扶贫(帮扶)项目资产运营情况,组织相关部门每年对上一年度的资产运行情况进行核查和风险评估,根据核查情况,及时发现运行不良、无法使用或达到使用年限的资产,提出符合实际的处理意见,确保资产不闲置、不浪费、不流失。(于立刚、梁启明、刘立超)

【纠错】 【责任编辑:石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