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多地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地方实现经济转型与乡村振兴,凸显产业升级、科技赋能、电商助力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福建安溪,这个因“铁观音”而闻名的闽南山区县,曾一度是福建最大的贫困县。近年来,当地多措并举,把茶产业锻造成县域经济支柱,实现了富民兴县的山乡巨变。如今,安溪茶产业产值、茶叶产量、涉茶人口比例等多项指标多年“领跑”全国上千个产茶县。

安溪“中国茶都”交易大厅内,毛茶交易从早春持续至11月,高峰期每日交易量达8至10万斤。乘着电商东风,安溪卖茶“24小时不打烊”。每天晚上,安溪县参内镇茶科网产业园灯火通明,茶叶电商的直播仓库内,主播热情地推荐“爆款”,后台订单纷至沓来。

2024年,安溪县茶产业产值416亿元,在全国产茶县中排名第一。传承千年茶韵,做大做强产业,提升科技内核,安溪将做好“三茶统筹”文章,持续当好中国产茶县的“领头羊”。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原本是一个农业大县,近年来这里瞄准宠物经济新赛道,开辟出一条独特的猫砂产业发展道路。
宁城县的猫砂产业发展得益于丰富的膨润土资源。膨润土因其吸水性强和易结团的特性,成为制作猫砂的理想原料。

2024年,宁城县猫砂产业产值突破10亿元。近年来,宁城县正加快猫砂产业全链条发展转型升级,不断引进新工艺、研发新产品,越来越有“科技范”和“绿色风”的宁城猫砂产品走俏各地。

如今,“中国宁城猫砂”这张特殊的名片,已经走向全国、迈向世界。这里每年生产猫砂超过200万吨,支撑了全国三分之二的产量。放眼世界,宁城县承包了全球五分之一的猫砂产量,受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喵星人”的喜爱。

地处西汉水上游的甘肃省陇南市礼县,是全国知名的优质水果生产基地和苹果生产重点县。经过多年发展,目前西汉水及其支流沿岸已形成了一条绵延60公里的苹果产业带。全县苹果种植面积达61万亩,惠及14个乡镇的20多万群众。

近年来,当地通过建设标准化果园、培育龙头加工企业、发展直播电商等多种方式,积极推动苹果产业提质升级,预计2025年全县苹果总产量将达到60万吨以上,全产业链总产值有望超过50亿元。一颗苹果“链”出的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统筹:李杰 王健 李佳琳
编导:崔月平
记者:陈旺 庞梦霞 恩浩 程迪 彭源 陈斌 郎兵兵
片头制作:夏勇
素材支持:安溪县融媒体中心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