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已被白雪覆盖,而森工集团大学生员工公寓内却暖意融融。29岁的徐健推开窗,望着雪景,心中满是踏实——4年前,他大学毕业入职基层,如今已晋升集团总部主办,还拥有了温馨的住所。“森工集团的‘人才密码’让我扎下了根。”徐健的成长,正是集团青年人才队伍壮大的缩影。
作为我国重点国有林区,内蒙古森工集团近年以“筑巢引凤、育凤强翼、留凤安居”为核心,构建“引育留用”全链条体系,为林区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聚焦人才需求!内蒙古森工集团走进内蒙古民族大学举办专场招聘会。(资料图)
林区处于构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的关键期,森工集团以市场化改革为抓手,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围绕森林旅游、林下经济等产业需求,打破限制,吸引青年人才。
森工集团深化用工制度改革,推行市场化用工机制,确保招聘“三公开”。专项招聘小组走进各大高校,抛出“橄榄枝”。2023年至2025年,集团累计引进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764人,其中硕士研究生86人,“双一流”院校毕业生占比约7%,人才结构不断优化。
组织新入职退役军人员工开展索滑降专项训练。(资料图)
森工集团积极响应号召,将退役军人安置作为政治任务,为他们提供广阔平台。2023年至2025年,通过市场化招聘吸纳退役军人966人,充实到森林防灭火、航空护林等重要岗位。
退役军人刘宝入职后,从队员成长为特勤突击队队长,多次参与扑火任务,并在技能大赛中取得佳绩。集团为退役军人提供完善的福利待遇,还举办培训班、评选“最美退役军人”,助力他们高质量就业创业。
在2025年新入职员工培训成果展示暨总结表彰大会上,工勤技能岗位员工表演基础格斗。(资料图)
技能是强企之基。集团聚焦森林防灭火、森林经营等重点技能岗位,2023年至2025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勤技能岗位员工5428人。
通过规范的入职培训与实操锻炼,新员工快速完成角色转变,成为林区建设的新生力量。“00后”新员工孙天眼说:“这份录用证明,是一份沉甸甸的绿色使命。”
导师带徒助力大学生员工快速成长。(资料图)
森工集团制定系列人才培养制度,将优秀大学生员工纳入“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实行“双导师制”,并建立成长档案,全方位关注他们的成长。
满归森工公司的张铭,入职后凭借努力晋升,并获得中青班学习机会。她说:“集团的重视和培养,让我更有动力为林区发展贡献力量。”
内蒙古森工集团为大学生员工提供配套齐全、可拎包入住的周转房,还搭配24小时管家服务,解青年安居之忧。(资料图)
为让人才“留得住”,集团实施“团圆计划”,解决异地夫妻的工作调动问题。研究生姜晓红通过该政策,顺利调入阿龙山森工公司与爱人团聚。
同时,森工集团建设家具齐全的大学生员工公寓,让员工拎包入住,感受到家的温暖,安心投身林区建设。
从“精准引才”到“系统育才”,再到“暖心留才”,内蒙古森工集团用一套“组合拳”,让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在北疆林海找到人生价值,让“扎根林区”成为幸福选择,共同书写新时代的绿色华章。(记者刘玉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