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爷,您关心的拖拉机补贴额度又有调整,目录我带来了,您仔细看看。”10月27日,在乌拉特中旗德岭山镇大圣村,“小巷管家”志愿者李霞拿着政策明白卡耐心解答村民张满福的问题。
“农机补贴咋申领?”“医保报销比例提高了吗?”……这些都是村民最关心的问题。“小巷管家”们——由党员干部、乡贤和热心村民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把有关政策转化成通俗易懂的本地话讲给大家听。
为了让政策与村民“零距离”,宣讲地点选在村民日常聚集休息的地方。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哪里方便就在哪里讲;村民什么时候有空,就什么时候开课。“现在听政策像唠家常,一下就明白了。”刚听完养老保险政策讲解的村民王桂花说。
像这样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的“小巷管家”宣讲,今年以来在大圣村的村头巷尾、农家院落已开展了50余场,800余人次村民受益。
志愿者不仅是“宣讲员”,还是民情“收集员”和邻里“协调员”。他们随身携带的民情册,详细记录着村民的意见建议和实际困难,定期反馈给镇里。“‘小巷管家’项目于今年初启动,核心任务是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德岭山镇党委副书记王强介绍,结合身边事讲政策,效果特别好。
如今,在德岭山镇,“小巷管家”们通过倾听“微需求”、讲好“身边事”,将国家“大政策”与村民“小日子”紧密相连,激发乡亲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记者 薄金凤)
【纠错】 【责任编辑:杨腾格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