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获悉,今年前三季度,全区地区生产总值18471.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02.9亿元,同比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8290.2亿元,同比增长4.4%;第三产业增加值9278.9亿元,同比增长4.5%。
2025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内蒙古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着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持续扩大有效需求,有力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加力推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细,在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生产供给稳定增长、新产业新动能加快培育,经济发展的韧性充分显现,全区经济承压而进、稳定运行。
农牧业生产形势良好。今年以来,内蒙古积极扶持发展农牧区特色产业,加快高标准农田及现代设施农牧业建设,实施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并采取有效措施克服强降雨等不利天气影响,为稳定全区农牧业生产创造了条件。前三季度,全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秋粮收获有序推进,猪肉、牛肉产量同比增长3.8%、11.6%,牛奶产量同比增长2.2%。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推进。进入2025年,内蒙古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在积极促进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中提升工业化水平,为发展工业经济加力。前三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其中,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新能源及相关产业、现代煤化工产业增加值均实现16%以上的高速增长。
服务业平稳运行。2025年以来,内蒙古大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高端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向品质化和多样化方向提升,为服务业提质增效提供了重要支撑。前三季度,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实现高速增长。
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十四五”收官之年,内蒙古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和民生需求,简化投资审批流程,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区域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充分发挥好各类政府投资工具作用,加强财政与金融配合,强化项目储备和要素保障,加快实施一批重点项目、重大项目,带动了投资稳步增长。前三季度,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3.7%。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同比增长14.8%。
市场消费较快增长。今年以来,自治区通过增加优质供给、改善消费环境等多项措施释放多样化、差异化消费需求,通过挖掘文化、旅游、体育消费潜能和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动市场销售提质升级,以扩大消费规模。前三季度,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50.5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新能源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5.7%。
居民收入平稳增长。2025年,内蒙古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在强化落实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保障政策的基础上,通过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和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进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前三季度,全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09元,同比名义增长4.7%。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602元,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83元。
“总的看,前三季度全区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也要看到,当前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风险挑战,稳增长压力依然不小。在此形势下,只要我们进一步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全力抓改革、调结构、稳增长、促发展,加快推进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就能持续推动全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杨威)
原标题: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471.9亿元,同比增长4.5% 前三季度内蒙古经济承压而进稳定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