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内蒙古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11/06 17:15:10
来源:新华网

创新型内蒙古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字体:

  新华网呼和浩特11月6日电(石毅)前不久发布的《2025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显示,内蒙古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提升4位,首次进入全国中游行列,创新生态持续优化。11月6日,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副厅长郝喜红表示,“十四五”以来,内蒙古深入实施“科技兴蒙”行动、科技“突围”工程,创新型内蒙古建设迈出坚实步伐,走出一条具有地区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一是创新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内蒙古构建起党委高位统筹、科技部门牵头落实、多方协同联动的科技创新工作格局,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意见》,逐步完善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形成“1+7+N”政策体系。在科技管理改革方面,推广“包干制+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深入推进科技计划体系改革,优化“揭榜挂帅”“赛马制”等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有效提升了创新资源统筹配置能力,为科技创新松绑赋能。​

  二是重大创新平台拔节起势。内蒙古构建以国家战略力量为引领、国家创新平台为骨干、自治区平台为支撑的“1+N+X”创新平台全领域架构,形成覆盖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条件保障的全链条支撑体系。“十四五”期间,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鄂尔多斯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相继获批建设,两家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成功,全区国家级创新平台数量扩容至9家。自治区级创新平台体系优化,将原有25类平台整合为12类,平台集聚效应、服务效能提升。​

  三是企业主体地位不断强化。通过深化科技型企业“双倍增双提升”行动,内蒙古构建起“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标杆企业”完善的梯次培育体系。2024年,内蒙古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2002家,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较“十三五”末翻了近三番,自治区上市后备企业库中科技型企业占比为62.75%,上市企业中科技型企业占比60%。“十四五”以来,内蒙古累计落实惠企资金15.71亿元,选派3600多名企业科技特派员为1.2万多家企业提供精准创新服务,75%以上的重大科技任务、重大创新平台由企业牵头承担,企业创新活力与引领作用充分释放。​

  四是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显著提升。内蒙古全力打造“蒙科聚”科创“一张网”,构建起覆盖区内外16家分中心、34个协同机构的“一总多分飞地协同”服务网络,有效破解了科技成果转化中信息不对称、资源分散、效率不高等问题。通过实施创新积分激励政策,平台注册用户增长至1.9万余户,累计举办成果发布会、路演活动172场,实现科技成果转化655项,转化金额达8.2亿元,助力全区技术合同交易额首次突破百亿大关。首笔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交易在兴安盟落地,为成果转化探索出新路径。​

  五是科技交流合作纵深推进。内蒙古坚持“开放合作搞创新”理念,建立完善的“4+8+N”长效合作机制,与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30余所高校院所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全方位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的创新协作,加快融入区域创新发展体系。抢抓东北振兴、西部大开发等战略机遇,搭建跨区域科技创新联盟,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布局建设“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持续拓展国际合作的广度、深度,为科技创新汇聚全球智慧与资源。​

【纠错】 【责任编辑: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