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三治融合”绘就基层治理和美新图景-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11/07 10:58:23
来源:内蒙古日报

阿拉善盟“三治融合”绘就基层治理和美新图景

字体:

  11月5日,记者走进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综治中心调解室,看见调解员徐志义正在针对几位居民的矛盾纠纷进行调解,在他耐心释法说理和细致专业的调解下,这起邻里矛盾得到有效化解,最终双方互相谅解、握手言和。

  “我很喜欢调解员这份工作,从事专职调解员44年,为老百姓解决了一批又一批问题和矛盾,也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多年来为街坊邻居解难题、化心结,看到大家日子过得顺顺当当,这是我工作的最大动力。”徐志义说。

  像这样的调解基层矛盾工作仅是阿拉善盟聚力“三治融合”筑牢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一个侧影。近年来,阿拉善盟始终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坚持以自治为基础、以法治为根本、以德治为引领,用多方参与激活“三治融合”源泉,持续健全完善“融”的机制、“合”的载体,有效凝聚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磅礴力量,全盟基层治理成效显著、有序稳步推进,绘就出一幅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和美新图景。

  以党建领航自治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为重点,阿拉善盟积极探索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建立“微网善治”工作机制,构建“网格党组织+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党组织架构,依托“微网善治”机制促进空间互嵌、“居民议事活动”促进情感互嵌、“居委会领办企业”促进利益互嵌,让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主人翁”。通过创新社会工作融合发展模式,全面推行“微网善治”工作机制,组织引导6396名网格员、469名社区工作者、1018名嘎查村干部、411家社会组织、1266名新就业群体形成治理合力,截至目前,全盟各类力量协同联动累计为民办实事926件,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多元参与”的良性互动。

  以党建护航法治夯实基层治理“法治根基”为落脚点,阿拉善盟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治理难题,推动依法治理贯穿基层工作全过程,让法治成为守护人民群众幸福安康的“压舱石”。以矛盾化解在早,构建和谐家园为重点,该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盟域内全覆盖建设“一站式”矛盾化解平台,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截至目前,阿拉善盟累计化解矛盾纠纷4280件,化解率达96.94%。为了让普法在基层宣传入心,该盟建立“苏木镇党委+嘎查党支部+驻地军警部队和派出单位党组织”的“党建联合体”,通过集中宣讲、送学上门等方式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累计覆盖边境农牧民800余户、1800人次;以建强基层法治队伍为抓手,常态化开展“法律援助进社区”等活动,全盟1475名“法律明白人”常年穿梭于街、巷、村落,以实际行动推动基层法治建设,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与此同时,阿拉善盟以党建浸润德治厚植文明乡风“精神沃土”为着力点,坚持以党建引领德治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治理,用党风带政风、促民风,让文明新风滋养北疆大地。截至目前,全盟通过不断加强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备案履行和监督执行力度,建立健全奖惩机制整治天价彩礼、薄养厚葬等陋习,共计选树优秀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范本16个,打造示范嘎查(社区)11个。该盟还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依托28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6处实践基地,传播党的声音、拓展文明实践的广度与深度,以文明实践提升居民群众德治水平,持续为打造和谐社会筑牢思想道德根基。(记者 刘宏章)

【纠错】 【责任编辑: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