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记者从赤峰市农牧局获悉,该市当前已落实玉米密植技术推广面积215.1万亩,带动建成120万亩良田、140万亩示范区,实现每亩保苗增加1000株以上,预计亩均增产超300斤,玉米单产水平实现新突破。
自2021年以来,赤峰市将玉米密植技术作为提升粮食产能的核心举措,依托滴灌技术的水肥调控优势,以合理密植为核心、水肥精准调控为保障,综合提升单产水平。经过几年的探索推广,该技术从最初的500亩试验田,扩展至如今的215.1万亩,覆盖范围持续扩大,推动赤峰玉米生产实现质的飞跃。2024年,全市玉米技术推广田平均亩产高达1837.8斤,亩均增产208.2斤。
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赤峰市一系列扎实举措的支撑。在示范建设上,赤峰加强单产提升核心示范园区建设,因地制宜打造成熟技术模式示范田,已建成玉米密植核心示范区59个、面积8.69万亩,玉米无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核心示范区32个、面积3.55万亩;在技术攻关中,围绕优良品种筛选、种植密度梯度、水肥高效利用开展试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技术推广层面,突出“精准选种、整地、播种、管理、调控、防控、收获”7个关键环节,推广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无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高产模式。同时,赤峰市积极对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研团队,围绕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应用开展巡回技术培训,并在重要农时节点组织专家下沉一线,指导农民科学生产、防灾减灾。
各旗县区也结合实际,积极推进技术落地。巴林左旗将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纳入重点任务,推广无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模式;翁牛特旗联合科研院校建设“科技小院”,强化技术支撑;林西县通过村委会领办合作社,承担示范区建设,组织技术培训与田间观摩,助力全域均衡增产。
今秋捷报再传,敖汉旗玉米示范田最高田块亩产1427.32公斤,创下赤峰市玉米单产新纪录,为全市粮油作物单产提升行动树立了高产标杆。(记者 王塔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