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打造“一站式”解纷平台 筑牢北疆安宁防线-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11/12 11:46:55
来源:中新网内蒙古新闻

呼和浩特打造“一站式”解纷平台 筑牢北疆安宁防线

字体:

  “以前解决邻里纠纷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综治中心一站式受理,没几天就帮我们化解了矛盾,真是太方便了!”近日,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村民张某某在拿到邻里土地纠纷调解结果后,由衷地感慨道。

  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推动实战化运行与信息化建设深度融合,构建起“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体系,让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在基层得到有效解决。截至目前,全市各级综治中心共受理矛盾纠纷12363件,化解7655件,为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贡献首府力量。

构建一站式解纷格局

  呼和浩特市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列为深化改革重点任务,制定专项实施办法,推动县级综治中心与信访局、乡镇级综治中心与司法所合署办公,9个县级和84个乡镇级综治中心全部达到“五有”“五个规范化”标准。

  据呼和浩特市综治中心主任赵玮介绍,在力量整合上,当地创新“常驻、轮驻、随驻”模式,统筹公安、法院等6个部门常驻,民政、自然资源等11个部门轮驻,公证、心理服务等7类力量随驻,实现矛盾纠纷化解“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服务”。

  赛罕区综治中心的改革实践颇具代表性。针对基层法院“案多人少”问题,该区推动法院立案庭、行政复议和仲裁团队整体入驻,市级优质调解组织下沉,将物业、供暖等5类纠纷全部推送综治中心前端化解。

  乡镇层面则明确政法委员兼任综治中心主任,司法所、派出所、人民法庭负责人兼任副主任,设立4类干事岗位,形成上下联动、分级负责的运行体系,让矛盾纠纷有人接、有人管、有人办。

  创新矛盾纠纷化解新机制

  “矛盾纠纷化解关键在精准、高效,我们通过闭环管理、模块化解、精准攻坚,让每一起纠纷都能找到最优解。”赵玮表示。该市整合公安、法院、12345热线等信息源,建立接办、交办、督办、代办、商办“五办”流程,构建936项制度机制,实现矛盾纠纷从汇集到处置的全闭环管理。

  针对房产物业等多发纠纷,该市设定类型化解模块,明确责任主体、时限要求和衔接路径,让群众看图办事、干部按图履职。和林格尔县综治中心就通过这种模式,成功化解一起跨度20余年的房屋权属纠纷。

  2005年,张先生的父亲购买某学区6间房屋,却发现该区域土地使用权已登记在第三人郝某名下,双方纠纷持续多年。2025年,张先生向县综治中心申请调解后,中心委托专业调解组织梳理关键事实,分三次推进调解,最终促成双方以9万元达成房屋买卖协议,彻底化解矛盾。

  与此同时,呼和浩特市建立“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机制,综治中心精准解构诉求、匹配责任部门,责任部门制定化解方案,最终组织双方达成一致。

  农民工贾某某反映2021年在某牧场务工的工资被拖欠,中心快速接办后,精准交办至人社局劳动监察部门,组织农牧、住建、公安等多部门召开协调会,最终促成承包方与农民工达成协议,5个工作日内支付8万元欠款。“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拿到工资,综治中心真是我们农民工的‘说理地’。”贾某某拿到欠款后说。

 激活微治理神经末梢

  呼和浩特市以“一个底座、三轮驱动”夯实基层微治理“第一道防线”,健全基层微治理体系,明确楼栋长、网格员、党小组(党支部)三类关键角色职责,通过积分兑换、补贴激励等方式激发内生动力。全市推选7.4万名楼栋(单元、联户)长作为“神经末梢”,配备6158名网格员作为“支点”,建立7493个党小组(党支部)作为“关口”,确保“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网格”。

  在“三轮驱动”实践中,“党旗业委会(物管会)”靶向攻坚物业服务纠纷,全市建成1741个小区党支部,组建459个党旗业委会(物管会),化解物业矛盾4301件,推动12345热线物业类投诉下降18%;“金牌调解室”专业赋能,413名法学会会员、法律工作者下沉服务,提供法律培训1005场,参与化解矛盾1333件;“村居吹哨”闭环联动,梳理23大类637项“吹哨事项”,今年以来发起“吹哨”10436件,办结8251件,办结率79.1%。

  回民区综治中心则通过多元共治化解一起未成年人伤害赔偿纠纷。14岁学生在台球厅与4名学生发生争执致轻伤二级,民事赔偿部分陷入僵局。回民区综治中心牵头公、检、法、司及专业调解员成立工作组,“背对背”疏导情绪、“面对面”协商,创新引入2万元司法救助金,最终促成四方家庭达成赔偿协议,化解历时近半年的纠纷。

  “没想到不仅拿到了赔偿,还感受到了司法的温度,感谢综治中心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结果。”受害者家长说。

  塑造精准高效智慧治理新模式

  依托信息化建设,呼和浩特市综治中心深化数据赋能,推动治理模式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实战化应用信息平台,动态更新人、地、事、物、组织等治理要素,汇聚县乡村三级基础数据,录入人口334.4万人、房屋211.6万间,实现“一次采集、多方共享”。

  通过平台科学调度巡查任务,网格员累计走访4万次,发现并处置异常情况272件。矛盾纠纷实行线上全流程办理,智能研判风险等级和高发区域,依托数据模型预警潜在隐患。

  武川县综治中心借助智慧治理优势,以“五办工作法”5日内化解一起务工者工伤纠纷。黑龙江籍务工者齐某某施工时腿部骨折,与责任方就赔偿问题协商无果。派出所按“110非警情推送”机制将纠纷导入综治中心后,中心快速接办、精准交办,组织法学专家、劳动监察大队、派出所民警等多部门商办,最终促成责任方一次性支付2万元赔偿款。

  下一步,呼和浩特市将持续聚焦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和实战化运行,不断优化“一站式”解纷体系,创新矛盾化解机制,强化基层治理效能,让矛盾纠纷化解更高效、更有温度,为群众安居乐业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坚实保障。 (记者 张林虎)

【纠错】 【责任编辑:徐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