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政务服务中心大门,窗明几净的大厅里,咨询导引台服务人员的微笑先一步迎上来;休闲等候区的绿植透着生机,办事时的奔波与焦躁,被便捷、暖心的体验取代。
近年来,四子王旗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锚定群众“急难愁盼”,以硬件升级夯基础、流程再造提效率、服务创新暖人心,实现了从“能办”到“快办”“好办”的转变,变化的核心,是政务服务从“被动坐诊”到“服务迎群众”的理念蝶变。
从“等咨询”到“主动迎” 贴心看得见
咨询引导作为政务服务的第一窗口,是优化办事体验、提升服务效能的关键环节。为提升关键环节的服务质量,四子王旗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打造了标准化政策咨询专区,配备专业导办人员,为群众、企业提供办事指引、业务咨询、取号协助、材料复印等便民服务。通过整合各部门咨询渠道,实现了政策咨询“一个号码管到底”,有效解决群众“不知找谁问、不知怎么问”的难题,提升企业、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
咨询引导台、窗口工作人员全链条践行“第一时间响应”机制,主动上前询需求,全程引导办业务,“进门有人管,办事有人带”成为常态。
从“凑合用”到“处处享” 舒心用得到
四子王旗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以“功能适配需求”原则,合理规划大厅布局,建立“日常巡查+定期检修+应急响应”三重保障。每天上班前,工作人员逐一检查叫号系统、自助终端、窗口电脑、确保软硬件零故障;医药箱、轮椅、老花镜等便民设施随时补位,织就“随时能用、随处可享”的贴心网。
“群众下班,服务在线”不仅是一句承诺,更是政务为民的诚意与温度,“延时+预约”服务模式破解“时间困局”,政务服务成为有温度的存在。
针对高频办理事项,窗口提供“办完为止”的自然延时服务,即使已到下班时间,只要事项已受理,便会持续服务直至办理完毕。
在预约服务方面,开通现场预约、电话预约两种预约方式。自开展预约延时服务以来,共办结服务事项2900余件。
从“守岗位”到“优服务” 暖心更担当
窗口工作人员是连接政府与群众的“桥梁”,队伍的专业度直接决定服务的“满意度”。
四子王旗辉宏环保材料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赵宏飞办理财务变更业务,只用了一个小时左右。他说:“设置的服务评价很好,办事群众能参与评价,很亲民。”
8月1日,四子王旗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好差评”系统迭代升级,截至目前共收到企业、群众评价1820条,好评率100%。
四子王旗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还特别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使每一个诉求都能被倾听,每一个问题都有人跟进,每一项难处都能得到回应。通过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系统分析“办不成”的原因积累经验,推动政务服务体系不断升级,让“办不成事”窗口成为“办得成事”的暖心通道。
从“强联动”到“提效率” 用心更显著
为进一步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规范“一窗受理”运行机制,四子王旗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服务窗口(简称“工改综合窗口”),依托乌兰察布市工程建设改革审批平台,整合项目申报、政策法规、市政公用、中介超市、联合图审等模块,将分散在多部门的受理事项集中至一个窗口统一收件,通过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系统推送至各审批部门,实现材料共享、同步办理、统一出件,构建“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只跑一次”审批新机制,实现一张蓝图、一个系统、一个窗口、一张表单、一套机制“五个一”目标。
工改综合窗口除提供综合受理、咨询监督、超时提醒等服务外,还与代办帮办窗口协同联动,在项目立项阶段即提醒企业同步申报水、电、暖、网等市政公用接入需求,提供从报装到验收的全流程代办服务,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办理,有效提升审批效率、企业满意度,助力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投运、早见效。截至目前,已整合发改委、自然资源局、住建局等13个部门的31个审批事项,累计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帮办代办等服务500余次。(张蜀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