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煤炭点燃绿色希望-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新华网 > 信息发布 > 正文
2025 11/19 15:14:35
来源:新华网

黑色煤炭点燃绿色希望

字体:

  在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组评分表上,宝利公司所属宝利煤矿以84.7分的成绩通过国家级绿色矿山动态达标评审。

  在不足两年的剩余服务年限内,宝利煤矿362公顷可绿化面积实现“应绿尽绿”,绿化率100%;255万吨可采储量伴生的1650万立方米剥离物全部实现内排、回填、综合利用;矿坑涌水、生活污水实现“双零排放”。

  黑色矿区变绿洲

  清晨5时,鄂尔多斯高原的寒风掠过首采区东端帮25°的边坡,沙柳网格在晨光中泛着青黄相间的生机。今年前三季度,这里完成3500立方米喷浆复绿,相当于为10个足球场铺上了厚实的生物防护层,曾经裸露的岩层披上了“绿装”。

  “剥到哪、绿到哪”“滚动式”复垦法,是宝利人的创新实践。企业严格对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建立“日台账、周调度、月验收”刚性机制,三年来累计投入1亿余元治理基金,完成229公顷土地复垦。这片曾经的黑色矿区,林地、人工牧草地占比超九成,实现“占一补一、占优补优”,从采矿点变成孕育生机的“绿色粮仓”。

  绿色理念贯穿生产全链条。今年前9个月,宝利煤矿原煤回采率达95.98%,超国家“三率”指标3个百分点;煤矸石综合利用率100%,成为筑路基材、喷浆骨料、风电场填料,实现“变废为宝”。矿区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26处GNSS自动监测桩、2座边坡雷达站、20台新增终端实现毫米级位移预警,无人机每周航测配合AI裂缝识别,确保安全隐患“不过夜”。今年5月,二采区西端帮的微小位移被系统提前48小时锁定,规避经济损失逾千万元。

  “双碳”战略生根处

  宝利煤矿以“少用能、用好能”为突破口,走出了三条独具特色的降耗路径。

  工艺革新提效降耗。将传统的单斗—卡车工艺升级为“单斗+卡车+内排+即时复垦”协同模式,剥离运距直接缩短1.2公里,每年减少柴油消耗280吨,生产环节更高效、更环保。

  清洁替代优化结构。用电锅炉替代燃煤锅炉,1.2万平方米供暖面积全面覆盖空气源热泵,每年减排二氧化碳1200吨;矿坑水经三级沉淀处理后全量回用,实现“生产零取地表水”,清洁能源成为生产生活的主角。

  数字赋能智慧降耗。2024年1月,宝利煤矿通过智能化露天煤矿验收,5G+北斗定位技术让电铲、矿卡装载实现“零等待”,单班效率提升12%,年均节电18万千瓦时。今年前三季度,企业碳排放强度下降9.4%,节约能耗成本460万元;“无人驾驶车载终端减震支架”等4项专利获授权,智能化减人、机械化换人,推动“乌金”与“绿电”在高原上协同起舞。

  绿色产业利民心

  “建一座矿山、富一方百姓、美一域环境”,自2021年与达拉特旗风水梁镇及石匠窑村、敖包梁村结对帮扶以来,宝利公司用真金白银和务实举措,架起矿地共生的“连心桥”。

  石匠窑村的自来水工程、风水梁镇党群服务中心门前广场、敖包梁村的饮水项目、砂石路与雨水毁坏道路修复,宝利公司累计投入100余万元的基础设施建设费用;2022至2023年,为风水梁镇、昭君镇无偿提供供暖煤15.35万吨,直接让利1.1亿元;通过央企消费平台采购农产品近2万元,帮助偏远地区的农作物搭上企业发展“顺风车”。

  石匠窑村的集体经济收入从2021年的不足5万元,跃升至2024年的38万元,其中30%来自矿山劳务、绿化养护等绿色产业链。(李宁 吕璐)

【纠错】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