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队伍的迅猛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之初,全区干部总数为8 100余名,科技干部数量极少。经过50多年的培养和建设,特别是自1978年之后,自治区的科技干部队伍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到1998年底,全区国有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已达到47.6万多人,比自治区成立时的全区干部总数还多57.8倍,其中从事自然科学的有37.95万人,少数民族科技人员10.8万人,从事自然科学的有9.65万人,全区中高级以上职称的科技人员16.08万人,占科技人员总数的33.8%。有874名科技人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3 777名科技人员荣获深入工农牧业生产第一线贡献奖,38名科技人员获科技兴区特别奖,全区有38名国家级和151名自治区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到2000年已有3人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自治区科技队伍的建设是和自治区经济建设与科技、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的发展同步发展起来的。自治区成立初期,科技干部主要依靠区外支援,曾先后从上海、南京、北京等地招聘了一批科技干部。筹建包钢时,从鞍钢等大型企业调援了一批技术人才。自治区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部门,50年代初期也从区外调入大批干部。这批从区外支援的科技人才,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建设和文教卫生事业奠定基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50年代中期到“文化大革命”前,自治区一方面继续从区外引进人才,一方面开始自己培养人才。这一时期,自治区每年都调入大批沿海、内地的大学毕业生和科技干部。当时新建的内蒙古大学等一批高等院校和包钢等一大批厂矿,也从内地调来大批科技人才。这批科技人才大多已成为自治区各项事业的骨干。与此同时,自治区的各高等院校也陆续培养出了自己的毕业生,为各行各业输送了一批批科技人才。
“文化大革命”期间,自治区的科技人才被胡批乱斗,关押下放,遭到很大的损失,科技队伍不仅没有发展,反而大大减少。
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科技事业受到了全党上下的高度重视,自治区认真贯彻执行了“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战略方针。根据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精神,从自治区的实际出发,认真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合理组织科技力量,建立严格的科技经济责任制,加强科技管理部门的职能,扩大科研单位的自主权,进一步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科技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动局面,科学研究硕果累累,科技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自治区首先下大力气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加强对科技干部的管理。全区为1.2万余名知识分子平反冤假错案,恢复名誉,并妥善安排了工作;制定一系列改善知识分子政治、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积极发展符合条件的知识分子入党,从而使绝大多数中高级知识分子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得以改善,调动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自治区人事局和科委都专门设立了科技干部处,分别管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科技人员。1984年,为进一步加强和统一对科技人员的管理工作,又成立了科技干部局,专门解决有关知识分子政策、职称评定、知识分子的调配使用、学习培训、出国进修等问题。自1978年以来,全区调整了2 460名用非所学的科技人员的工作,录用了2 492名闲散科技人员,还破格录用了10名自学成才者。1983年自治区对在边远地区工作的科技干部的工资、知识分子的户口等都做出了优惠的规定。加之高考制度的恢复和多渠道办学培养人才,以及调整用非所学人员等措施,自治区的科技队伍获得了迅速的发展。1977年到1985年,自治区共接收分配区内外大中专毕业生12万余人,其中研究生140多人,大学本科生1.5万余人,大学专科生1.8万人。“六五”期间,有10万多名科技干部评定了职称,占全区科技人员总数的40%。同时,对科技人才外流现象也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以稳定科技队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自治区从经济建设的实际出发,进一步采取措施,以多条渠道和多种形式大力培养科技干部,特别是注重培养少数民族科技人才。截止1998年,全区各类大专院校每年毕业学生1.5万至2万。许多大专院校还设立了夜大班、专修班等,培养在职干部。成人教育的发展也很快,全区现有职大、电大、函大等成人高校20多所,成人中专110多所,每年都毕业数以千计的大中专毕业生;全区各地、各部门还开办了各种技术、业务培训班,大批专业技术干部接受了短期培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自治区各高等院校为了培养高级技术人才,还开办了研究生班,每年培养数以百计的毕业研究生。1981年,自治区成立了出国进修留学生派遣小组,组织科技人员出国进修和留学生派遣工作,自1981年至1999年,派到国外进修、留学的已有1 800多人,其中70%以上的人员学成回国。许多进修留学人员学业成绩优异,获得了硕士、博士学位,学成归来成为业务骨干。自治区还特别注重培养少数民族科技人才,把这项工作作为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方面来抓。1999年全区在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1.18万人,蒙古族大学生0.99万人。当年招收的少数民族中专生1.14万人,少数民族研究生121人,占招收研究生总数的25.6%。许多少数民族科技人员在国外进修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现在全区已有少数民族科技干部10.8万多人,其中具有高中级职称的达3.6万余人。少数民族科技干部队伍的壮大,对自治区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德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