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包头,是蒙古语“包克图”的谐音,意为“有路的地方”。由此,包头又有“鹿城”之称。
    包头地区历史源远流长,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先人就在这里劳动、生息、繁衍。在历史的变迁中,这里曾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有胡、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纥、蒙古等少数民族的游牧地。包头以其沟通阴山南北的交通要道和扼守边陲的军事要冲这一优越地理位置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包头地区历史上出现过的城塞,最早的数战国时期的九原县(今包头郊区麻池古城),秦时九原升为郡,城垣也相应的增筑扩大,两汉时继续沿用不辍。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王朝,统一北方之后,便将防御北方柔然的军事防线六镇,移至阴山之北。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怀朔镇,就是今日包头固阳县白灵淖乡库伦村古城。到了盛唐时,为了防御突厥,名将张仁愿修筑东、中、西三个受降城,包头共青农场活陶窑子古城,就是三个受降城中的中受降城。五代以后,中原政治中心东移,包头范围内,除上述主要古城池外,还有大小数十个边塞城障,都属军事驻性质。
到了近代,包头由一个小村,逐步发展成为一个集镇。1850年以年,托克托县河口,萨拉齐毛岱两个渡口先后被水淹没,码头移至包头,包头的“水旱码头”的地理位置逐渐突出。清光绪时期,帝国主义势力侵入,广设洋行,收购绒毛、皮革、药材、粮食等,包头成为当时重要的商品集散地。1923年京绥铁路通车到包头,使得包头成为我国西北商业重镇,人口猛至10余万人,成为一个典型的半殖民地性质的商业城市。
    包头还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地区。早在辛亥革命时期,包头镇和萨拉齐镇 就有一批军队低级官吏、学堂教员和青年学生,参加了“同盟会”,积极投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且涌现出王定圻、云亨、经权、安祥等著名的活动家。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包头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1925年3月,为开辟绥西地区党的工作,中共北方区委决定建立中共包头工作委员会,这是包头地区最早的党组织。在冯玉祥将军率部西撤时,李大钊同志派部分共产党人随军来到包头,在冯创创办的《西北民报》报馆中建立了党的支部。
    1926年,革命形势进一步高涨。在共产党人的帮助下,冯玉祥于9月16日举行了著名的“五原誓师”,宣布正式参加国民革命。
    1931年9月,共产国际东方部决定,派王若飞同志从苏联回国,与乌兰夫等等同志取得联系,建立了中共西北特别委员会。王若飞(化名黄敬斋)任书记,吉合(化名张其胜)任军事部长,潘恩普(化名赵必成)任组织部长,准备开辟绥远西部和西北各省的民族民主武装斗争。但工作进展不顺利,潘恩普在前往宁夏途经阿拉善定远营时被捕叛变,王若飞同志不幸于11月21日晚在包关泰安客栈被捕入狱。1932年春,共产国际东方部又派曾涌泉回国,曾涌泉回国,曾涌泉与吉合两同志坚持在包头进行地下隐蔽斗争。1932年底,曾涌泉离开包头赴苏,吉合继续在包头坚持斗争。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0月24日上午10时,日本坂垣师团占领包头县城,很快就把包头城变成日本侵略军的重要据点。在抗日 战争期间,党的革命活动重点,主要是在大青山地我建立游击区,坚持抗日武装斗争。
    1938年6月,八路军120师358旅715团,改建为大青山支队(支队中还包括太原成城中学部分师生组建的四支队)。9月,大青山支队在司令员兼政委李井泉、参谋长姚★、政治部主任彭德大以及战地动员委员会主任武新宇率领下,进入土默特右旗以北的大青山腹地,与杨植霖等人领导的蒙汉抗日团会成立大青山工委(后改称中共绥远省委),统一了绥远西部地区的党、政、军领导。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包头地区广大抗日军民经过艰卓绝的斗争,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但是,由于蒋介石迫不及待的发动内战,人民不得不武装起来,粉碎发动派的阴谋,并进而展开了伟大的解放战争。再整个解放战争时期,以刘启焕同志为书记的中共萨托县委一直在坚持着艰苦的地下斗争,为我军的胜利进军创造着条件。1945年10月10日,绥蒙军区部为配合晋察冀、晋绥两军主力部队,在聂容臻、贺龙将军指挥下,组织了第一次绥包战役。贺龙司令员亲临包头城下,指挥所就设在沙尔沁新召。19日当天我某部一个营突破敌人的封锁,冲入城内,展开巷战,但终因敌我力量悬殊,未克而出,后按上级指示于12月4日进行了战略转移。11月,萨拉齐县获得解放,并成立了萨拉齐县人民政府,后因大军战略转移,也随之撤出。1948年9月,在我人民解放军取得东北、华北战场重大胜利的同时,又组织了第二次绥包战役。我华北军区第三兵团司令员杨成武率二纵队的两个旅,李井泉、姚 率骑全优部队,于9月12日一举攻下包头城,并宣布成立了包头市人民政府(军管会主任李志民,市长李维中),38天之后,我军再度战略转移,主动撤离包头。萨拉齐县亦曾在1948年10月再次被我军解放。两次绥包战役在当地 民群众中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对国民党军政人员则是极大的震慑。1949年9月1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感召下,经过傅作义将军的耐心工作,前绥远省政府主席董其武将军率部在包头通电起义,包头回到了人民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