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资源
渔业资源可分为两个区和两个亚区。
共有鱼类73种。(包括亚种和品种)隶属于8个目15个科(以鲤科鱼为主,共有47种,占64.4%),其中经济鱼类有10余种,引进品种有8种。有鱼类35种分别属于鲑科、狗鱼科、鳅科、鳕科、鳢科、银鱼科,其中鲑科2种、鳅科2种、鲶科、鳕科、鳢科、银鱼科、狗鱼科各1种,其余26种均为鲤科鱼类。
额尔古纳河水域及内湖、河、泡养捕亚区 有海拉尔市、牙克石市、根河市、额尔古纳市、鄂温克旗、陈旗。总水面379.66万亩,可利用水面68.07万亩,占总水面的17.9%。已利用水面42.59万亩占总水面的11.2%。水面特征是:除牙克石市区部分水面属于嫩江水系以外,其它均属于额尔古纳河水系,整个水体中,水草覆盖度近于90%,大部分水面分布在林牧区,有利于天然铒料生物繁殖生长。
有50余种鱼类,其中经济鱼类有草鱼、鳙鱼、鲢鱼、鲫鱼、鲶鱼、狗鱼、东北雅罗鱼、细鳞鱼、鳇鱼等13种,引进品种有三种草鱼、鲢鱼、鳙鱼。1948年4月1日,在满洲里市成立内蒙古渔业公司。1986年以后相继成立岭西水上警察队、渔政管理所、呼伦湖集团等经营管理机构。
1958年鱼产量达到5612吨。1958年—1962年是鼎盛时期,捕捞水面扩大到308万亩,养殖水面达1.3万亩。5年平均鲜鱼产量达12474吨。1978年以来,实行“以养为主,养殖、增殖、捕捞相结合”和“东养西管”。即大兴安岭以东的旗市以发展人工养殖为重点,大兴安岭以西保护渔业资源为重点。在达赉湖水域内实行限量捕捞,加强了渔业资源的保护。在渔业发展资金上突出了苗种生产和人工养鱼,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渔业的发展增加了后劲。1997年水产品总量达到16100吨,其中养殖产量1825吨,捕捞单产近3公斤/亩。
1、浮游植物 各类水域已发现并采集到浮游植物108属,隶属于8个门、21目、38科。其中绿藻43属、兰藻23属、硅藻21属、裸藻8属、甲藻4属、金藻5属、隐藻、黄藻各占2属。
2、浮游动物 水域中浮游动物主要有4大类60种,其中枝角类9种,桡足类8种,轮虫类31种,原生动物12种。
呼伦湖目前的产量近1万吨是实际鱼产力的1/3,即鲜鱼年产量在3吨以下,亩产鲜鱼8.85公斤。
全盟可利用水面459.3万亩,除呼伦湖340万亩水面、3万吨的产量外,其他近120万亩水面中的40万亩进行人工养殖,平均亩产达到100公斤,可产鲜鱼4万吨,剩余80万亩水面按年产商品鱼3万吨计算,商品鱼生产潜力在10万吨以上。依照1997年呼盟鲜鱼产量16100吨计,全盟鱼产力只开发了16%。其余84%的鱼产力有待加大开发力度、增加科技含量和资金投入,使渔业真正成为一大支柱产业。
总之,渔业资源开发必须根据资源丰富、基础差、发展潜力大的实际,加强生态环境、渔业资源的保护,把资源开发利用同资源保护紧密结合起来,依靠政策、科技和资金投入,合理开发利用渔OG资源,积极挖掘大中水面潜力,稳步提高捕捞 产量和养殖单产,使 其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