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
1976年1月10日,祖国的版图上又添一座中等城市,她就是在荒原上建设出来的工业新城乌海。
乌海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坐落在黄河之岸。她东靠鄂尔多斯高原,南连银川平原,西接阿拉善草原,北邻河套沃野。其地理位置坐标处于东经106°36′~107°05′,北纬39°15′~39°53′之间,总面积1682平方公里。
乌海建市前的景色真是太荒凉了:群山默默地矗立着,黄河静静地流淌着,肆虐的狂风把大地削得刀痕累累,流动的黄沙把植物压得气喘吁吁……
乌海地区是36亿年前形成的鄂尔多斯古大陆的一部分,平均海拔为1150米。她历经沧桑,逐渐形成现在的“三山两谷一条河”的基本地形地貌。绵延百里的桌子山横亘东端,巍峨险峻的甘德尔山静卧中间,形似五虎的五虎山矗立西侧。三山之间形成两条宽约3公里~8公里谷地,黄河从五虎山与甘德尔山之间的谷地中穿行。
乌海市位于中纬度大陆深处,远离海洋,属温暖带大陆性气候,降雨量较少,气温高,风多,日照长,四季分明,秋冬长夏短,年平均气温9.3℃。乌海地区的土壤构成可分为山地丘陵和河谷平原两大类型,植被稀少,野生植物主要以沙蒿、沙鞭、沙芥、沙冬青等沙生植物为主。
乌海地区原先人口稀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只有410人。1958年,随着包兰铁路的开通和煤炭资源的开发,各族儿女从祖国的四八方云集这里,到1960年,已有12.5万人口。1961年7月9日,国务院批准建立海勃湾市和乌达市,10月1日正式成立,分别隶属于伊克昭盟和巴彦淖尔盟。1975年8月30日,国务院批准成立乌海市,翌年1月10日,乌海市正式由乌达市和海勃湾市合并而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直辖市。全市共辖海勃湾、乌达、海南三个区,市人民政府设在海勃湾区。今日的乌海,生活着蒙古、汉、回等25个民族的3万人口。蒙古族是主体民族,有1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