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西、北、东三面为黄河环绕,与包头市、呼和浩特市隔河相望,构成内蒙古中部区域经济"金三角"。南临古长城与晋、陕、宁三省毗邻,具有对外开放的地缘优势。辖准格尔旗、达拉特旗、伊金霍洛旗、乌审旗、杭锦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东胜区8个旗区,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40万,其中蒙古族16.2万,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地级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鄂尔多斯于1950年组建了行政政权,并沿用了清初推行盟旗制度时命名的"伊克昭盟"这一名称。其范围也由历史上所指的包括伊克昭盟全境、巴彦淖尔盟的后套及宁夏和陕北的一部分地区,划定为目前的区域。2001年9月撤销伊克昭盟,设立鄂尔多斯市。"鄂尔多斯"汉意为"很多宫殿"。

  鄂尔多斯市平均海拔1000-1500米,地形西高东低,地貌复杂多样。西部为波状高原,干旱少雨,是阿尔巴斯白绒山羊主产地;东部为丘陵沟壑区,矿产资源富集,水土流失严重;北部为黄河冲积平原,水土条件好,是主要的商品粮基地;中部为毛乌素和库布其两大沙漠,是鄂尔多斯细毛羊繁育基地。气候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丰富,无霜期短,降水稀少(150-350毫米/年),且主要集中在7-9月,蒸发量大(2200--3000毫米/年)。

  鄂尔多斯市物华天宝,资源富集。有各类可供工业开采的矿产3 3种,其中探明煤炭储量1244亿吨,约占全国的1/6、自治区的1/2,且具有高发热量、低灰、低磷、低硫的特点,是优质环保、动力煤。2005年煤炭产量1.3亿吨,居全国产煤地市的首位。黄河万家寨水电站、达拉特电厂一、二期、国华准格尔电厂等发电总装机容量达488万千瓦,在建装机容量366万千瓦。境内有目前我国最大的世界级整装气田-苏里格气田,探明天然气储量7504亿立方米,占全国的31.8%,中石油长庆公司正在进行勘探开发。探明煤层气储量l万亿立方米,极具开发潜力。探明天然碱储量6000万吨,食盐1000万吨,芒硝70亿吨。依托化工资源,已建成伊化和亿利两大上市企业集团。建材资源储量大、品位高,探明石膏储量约35亿吨、石灰石65亿吨、高岭土65亿吨。全市耕地面积46万公顷,可利用草场466.6万公顷,年度牲畜总头数1382万头只以上。各种特色种养业迅速发展,梁外甘草、麻黄草和其它具有食用、药用和保健价值的绿色植物开发前景广阔。依托羊绒资源发展起来的鄂尔多斯集团羊绒生产加工和销售量占全国的1/2、世界的1/3。水资源较为丰富,黄河流经728公里,占黄河总长度的1/7,年过境水量316亿立方米。全市地表及地下可利用水资源总量23.1亿立方米。

  鄂尔多斯市文化灿烂,源远流长。从举世闻名的"古河套人"算起,已有三万五千年的人类活动历史,是中国北方各少数民族最早活动的历史舞台。各民族勤劳勇敢、和睦相处,促进了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碰撞融合,创造了悠久而灿烂的民族文化。我市历史悠久,文化特色鲜明,蒙古族风俗礼仪保存完整,是蒙古民族三大古典史诗其中两部《蒙古源流》、《蒙古黄金史》的诞生地,是中国共产党开展活动最早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特殊的发展历程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内涵。特别是近年来,按照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通过政府倡导、全民参与进行文化建设,使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地域特征和时代特点的鄂尔多斯民族文化更加光彩夺目,成为展示地区形象、促进对外开放、推动地区发展的独特优势。 鄂尔多斯市拥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有全国旅游"四十佳"之一的成吉思汗陵园,有萨拉乌苏文化遗址、战国秦长城、阿尔寨石窟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恐龙足迹、统万城、秦直道、银肯响沙、恩格贝、泊江海子遗鸥保护区、三段地工委、延安民族学院等旅游文化资源。这些资源独具民族和地域特色,是发展旅游业的巨大优势。我市正以此为依托,加快建设成陵旅游开发区、库布其沙漠生态旅游区、西鄂尔多斯草原文化旅游区、黄河峡谷风情旅游区、"鄂尔多斯人"文化旅游区等重点景区,并与周边城市合作,合力打造"北京-呼市-鄂尔多斯-银川"与"西安-鄂尔多斯-包头"旅游线路。目前,我市有A级景区10家,占自治区总量的1/6强,4A级景区2家,占自治区总量的1/3,另外又有4家景区已达到4A景区标准,正在申报中。我市交通便利,以包神、大准、准东铁路和109、210国道为骨干,组成了四通八达的陆路交通网,包东高速、东苏高速、新磴高速已建成通车,鄂尔多斯机场、呼准、东乌铁路和城大、呼鄂高速公路正在建设。"大运输"建设为鄂尔多斯市的发展提供了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长期以来, 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方面的原因,鄂尔多斯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缓慢,曾是自治区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八五"、"九五"期间, 我们紧紧抓住国家能源战略西移的机遇,有效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制定了切合本地区实际的工作思路,推动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形成了众所瞩目的"鄂尔多斯经济现象"。这一时期,鄂尔多斯市依托资源形成工业优势,确立了煤炭、电力、绒纺、化工、建材五大支柱产业。实施大集团企业发展战略,组建了鄂尔多斯、伊化、伊煤、亿利四大集团,并抓住机遇促成四个集团上市,先后融资40亿元,使企业跨上资本运营平台。坚持技术创新和名牌战略,推动产业升级,我市被列为国家级技术创新试点区域;培养出1个中国驰名商标"鄂尔多斯"和10个自治区级名牌产品,名牌产品销售比达32%。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东达蒙古王、东方路桥、鄂尔多斯酒业集团等一批企业发展强劲。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引进重点建设项目,先后引进的准格尔煤田、神东煤田、万利煤田、达拉特火电、万家寨水电、国华电厂、苏里格气田勘探开发等国家和自治区大项目,使之成为了全市工业经济的重要力量。进入"十五"以来,鄂尔多斯市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极好机遇,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新的构筑。农牧业经济工作中,提出了"立草为业、为养而种、以养增收,建设绿色大市、畜牧业强市",加快农牧业区域布局、种养结构、畜牧业生产方式、人口居住布局、农牧业产业化和资金投入方式"六大调整"的农牧业发展思路;在工业经济工作中,提出了坚持"发展高起点、项目高科技、决策高水平",确立了"坚持工业立市,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高产业链、高附加值、高度节能环保"的"六个高"工业发展新思路,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依托资源,发挥优势,超前构筑,实施"大煤田、大煤电、大化工、大能耗"四大战略;在城市建设方面,我们坚持扩容与提质并重、大中小并举的原则,提出以109、210国道为纽带,以沿线旗府所在地、经济开发区和经济重镇为核心,依托产业支撑,择优、重点建设一批中心城镇,打造城镇发展"十字框架"的思路措施,同时,以东胜-康巴什-阿镇为核心,打造成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这些思路和措施,有效地推动了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生态效益农牧业的转变,传统采掘业向现代加工业、高新产业的转变,城乡分离向城乡结合、统筹发展的转变,提升了产业层次,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树立了良好的地区形象。与此相适应,鄂尔多斯市在原来概括的鄂尔多斯精神的基础上,提出了"战胜自我、推进文明、实现跨越"的鄂尔多斯精神,这一精神成为我市各族干部群众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斗志的精神支柱,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投身改革、建设家园的热情和干劲。在鄂尔多斯精神鼓舞下,近年来先后涌现出全国十大女杰王果香、全国十杰青年乌日更达赖、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十大女杰殷玉珍、国家首届"母亲河"奖获得者王中强等一批模范人物,创造了大漠通途"穿沙公路"和"沙漠绿洲"恩格贝等人间奇迹,有效提高了全民素质,显著改善了地区形象,实现了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推动了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截止"十五"未,全市GDP总量突破500亿元,是"九五"末的3.3倍,相当于"八五"、"九五"的总和,人均达到4200美元,位居全区第一位,年均增长27%,五年累计创造的GDP总量是前51年的1.9倍。财政收入突破90亿元,是"九五"末的近6倍,位居全区第二位,年均增长41.9%,五年累计实现财政收入207亿元,是前51年总和的2.6倍。固定资产投资突破400亿元,五年累计完成926亿元,超过了2000年以前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总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1000元,是"九五"末的2倍,年均增长14.9%,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4600元,是"九五"末的1.9倍,年均增长13.4%。三次产业比重由"九五"末的16:60:24,调整为目前的8:61:31,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逐步迈向良性循环。

  在2005年底召开的一届九次全委会上,鄂尔多斯市在"十五"发展的基础上确立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与具体措施。

  "十一五"时期鄂尔多斯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自治区党委提出的"率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落实"五个统筹"、"六个必须",从实际出发,更加自觉地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经济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科学理性地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坚持集中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推进三大战略性转移,加快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农牧业产业化进程,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区域经济发展道路,实现与呼包"交替领先",将鄂尔多斯建成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的中西部地区经济强市。

  主要奋斗目标: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础上,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以上;生态环境全面改善,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末降低25%左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和区域竞争力提高,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三大战略性转移"初步完成,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沿河经济带初步形成,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全面小康。

  具体措施: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集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一是推进农牧业发展重心向沿河和城郊地区转移。二是推进农牧区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三是推进土地和草牧场向规模经营集中。四是推进农牧业主导产业集约化发展。五是推进新农村新牧区集中化建设。六是推进生态建设由分散治理向集中恢复转变。第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集中打造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一要集中建设大基地。二要积极培育大集群。三要引进建设大项目。四要加快推进大循环。五要不断开辟新领域。第三,集中发展服务业,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一是要做大服务业总量。二是要促进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是要着力解决金融瓶颈制约。第四,集中建设现代化文明城市,加快城市化进程。一是要科学规划布局城镇体系。二是要加快建设城市核心区。三是要努力提升城市品位。四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第五,集中解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一是要更加重视社会公共事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二是要大力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三是要大力开发人才第一资源。四是要着力解决就业问题。五是要切实加强和谐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