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华网内蒙古频道>>焦点网谈 欢迎访问新华网 新华网 全球新闻网

  46年前一支叫作“乌兰牧骑”的文艺演出队在内蒙古苏尼特右旗诞生,当时只有9名演员。被誉为“草原文艺轻骑兵”的乌兰牧骑,迅速成为文艺战线一面不倒的“红旗”,蜚声中外不断发展壮大,当时的9名演员却隐迹埋名,鲜为人知。今年时值小平同志为乌兰牧骑题词20周年,记者叩开了乌兰牧骑一些初创人员寂寞多年的门。

记者:阿斯钢  制作:丁宁  

声明: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焦点网谈”栏目的文章、图片均为独家采访。如有媒体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联系电话:(0471)6929422  6957036
传  真:(0471)6919673
E-mail:xhwnmg@xinhuanet.com

  老队员荷花(左)、斯勒扎布(右)在牧区演出
  建队队员:伊兰(左)、嘎达梅林交响乐的作者辛湖光(中)、荷花 (右)
  第一支乌兰牧骑的首批演员中,如今还有伊兰、荷花、娜仁托雅3位老人健在,她们向记者诉说了乌兰牧骑诞生经过。那是上个世纪50年代,内蒙古草原上的广大牧民群众,文化生活极为单调,没有书籍看,没有广播听,电视更是闻所未闻。苏尼特右旗政府于1956年建成的“牧民文化室”也很难满足新中国牧民日益增加的文化需求。时任旗长朝克巴达拉呼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想到了一个好点子。他找到共青团组织,挑选一些充满活力又具备一定表演天赋的年轻人临时组织了一支业余文艺演出队,骑马、骑骆驼、坐马车深入到牧民家中挨家挨户地进行文艺表演,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以文艺演出的形式及时送达到牧民群众中间。这就是乌兰牧骑的“雏形”。
  全国第一支乌兰牧骑--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1957年就这样在锡林郭勒草原诞生了。
建队队员在牧区跳安带舞
乌兰牧骑新姿

  当时的报幕员兼独唱演员伊兰,今年已是66岁高龄的老人了。谈起过去创业的艰辛和苦中有乐的日日夜夜,退休在家的伊兰老人百感交集。她给记者认认真真地数了一遍,乌兰牧骑初创期的所有演员,此时,老人的眼中已是泪光闪闪了。“乌力吉陶克陶、翁格日勒、桑杰多吉、刘殿如、额尔敦毕力格、额日和木、荷花、娜仁图雅还有我”。
  伊兰老人说,无情的岁月已使6名战友离她们而去。已经去世的乌力吉陶克陶是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首任队长,曾留学日本。“他,各种乐器,样样在行,如四胡、三弦、手风琴等,填词作曲同样是他的拿手好戏”伊兰老人对记者说。翁格日勒、桑杰多吉、额日和木、额尔敦毕力格4名男演员几年前也相继去世。这几名演员的专长是马头琴、四胡、好来宝、舞蹈等。伊兰老人感慨到:“我们这些乌兰牧骑队员,虽然从没讲究过名利,但与农牧民群众的深切感情,那真是难以用语言表达!”
  是啊!这些人虽然不曾有过如今明星们耀眼的光芒,也不曾多么地富有,但人们,尤其是草原上的各族人民没有理由也不会忘记他们。据伊兰老人回忆,当时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只有一位汉族队员,他叫刘殿如。当时,这位来自河北的小伙子,既是乌兰牧骑交通工具——马车“司机”,也是队里的一名喜剧演员。刘殿如这位汉族同志与许许多多的蒙古族演员一样也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乌兰牧骑事业。甚至把骨灰都洒在了草原上。
  伊兰老人是内蒙古东部兴安盟人,1950年从内蒙古团校毕业,并被分配到了苏尼特右旗工作。1957年成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旗的第一批队员。她是队里的报幕员兼独唱演员。她,不但自己尽心竭力为农牧民演出,还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为乌兰牧骑培养新演员。这是玉兰老人最大的自豪。往事不堪回首,“文革”期间,伊兰老人的家庭与草原上千千万万个蒙古族家庭一样受到“四人帮”和极左路线的残酷迫害。老伴被打成“内人党”得了精神病,四岁的儿子塔拉与伊兰同蹲一个监狱致残。乐观向上的伊兰对记者说,一切不好的事情都已成过去。目前,她在苏尼特右旗赛汉他拉镇与她的儿孙过着幸福安康的生活。她告诉记者,现在的生活真是越过越好。
  曾是一名供销社售货员的荷花,1957年有幸成为乌兰牧骑的首批队员,善长歌舞的荷花培养出来的学生也遍布在草原上。荷花老人如今也在苏尼特右旗赛汉他拉镇安度晚年。她说,每当与儿孙们在一起她会忘掉一切烦恼。
  17岁时,以一曲《孤独的驼羔》引起草原牧民喜爱的娜仁托雅,本来是一名牧民姑娘,她也为中国第一支乌兰牧骑的诞生尽了一份自己的力。如今,她已回到生她养她的草原上重新又过起牧民的生活。记者由衷地祝愿仍健在的为创建乌兰牧骑做出贡献的伊兰、荷花、娜仁托雅3位老额吉幸福安康!

文化革命中被打成黑帮的60年代的队员
80年代到老队员娜仁托亚家看望慰问
老队员伊兰在建队40周年大会上
老队员荷花在建队40周年大会上

80年代为蒙古族儿童开展木偶戏演出
老队员在建队40周年合影留念
乌兰牧骑新姿
背 景 资 料 : 乌 兰 牧 骑
 

  乌兰牧骑,蒙古语,意为红色文艺队。乌兰牧骑有“草原轻骑兵”之美誉。一种适合草原基层活动的小型文艺演出队。是五十年代末期内蒙古自治区文化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第一个乌兰牧骑于1957年春在苏尼特右旗诞生。当时全队只有9人的小型演出团体。针对牧区地广人稀的特点,在浩特(牧户或牧民家)、田间、蒙古包、边防哨卡等地巡回演出。表演内容大多是密切结合牧区生活实际,反映生活现实。形式有歌有舞,有说唱和小戏。节目小型多样,丰富多采。每个演员身兼数职,一专多能。
  乌兰牧骑的主要任务有四项。1、演出。创作演出具有社会主义内容,富有民族特点和地区特点,为群众喜闻乐见和各种艺术形式的节目,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2、宣传。利用多种宣传工具及时地向各族农牧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国内外大好形势,宣传在国家的建设中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新风尚,宣传同各项生产和日常生活有关的科技、卫生等方面的常识,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3、辅导。辅导群众业余文艺活动。乌兰牧骑在深入农村、牧区演出过程中或农闲牧闲时,分散或集中地组织、辅导群众业余文艺演出和创作活动。4、服务。根据农牧民需要和实际可能,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工作,如为农牧民照相、理发、代购图书,机具修理,对常见病的一些治疗等等。
  1965年,文化部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提议,组织了内蒙古3个乌兰牧骑代表队分赴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巡回演出,受到普遍称赞。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毅等中央领导同志曾多次接见乌兰牧骑代表,给予了肯定和鼓励。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有乌兰牧骑46个,长年坚持在基层开展文化活动,为各族农牧民送歌献舞,并且开展各种服务活动,牧民把队员称作知心人。1983年9月,邓小平同志为乌兰牧骑题词“发扬乌兰牧骑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另据来自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的消息,乌兰牧骑不但深深扎根在草原这片沃土,而且早把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蒙古族长调歌曲、马头琴等艺术带到了世界。

打印本稿

发表评论

推荐给朋友:

新华网新闻检索
组合检索 帮助
版权所有:新华网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新华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