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社@内蒙古 这些大事儿
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走过了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新华社(国社)讲述了哪些内蒙古故事?哪些内蒙古好声音通过国社传向了世界?且看国社@内蒙古的这些大事儿。
2017年国社@内蒙古 这些大事儿

2017年国社@内蒙古 这些大事儿

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走过了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新华社(国社)讲述了哪些内蒙古故事?哪些内蒙古好声音通过国社传向了世界?且看国社@内蒙古的这些大事儿。

阅读全文
作者: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11月23日,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在桑宝拉格苏木额尔登塔拉嘎查为牧民表演文艺节目。 眼下,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队员们正在排练的新剧目《醒悟》就是取材于当地精准脱贫的事例。

回访内蒙古最早的乌兰牧骑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465886

70年前,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年来,内蒙古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奋勇争先,把祖国北疆风景线描绘得更加亮丽。坚韧顽强、吃苦耐劳。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献给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

耐力超强,坚忍不拔,忠于职守,甘于奉献,是蒙古马特有的优秀品格。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上,有一片土地,守望着祖国的北疆。这就是比新中国诞生还要早两年的内蒙古自治区。70年来,这里的蒙汉等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奋勇向前,一马当先,万马奔腾。

骏马品格 守望北疆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439345

精致的回族绣花帽、华丽的蒙古袍、庄重的鄂温克袍、艳丽的达斡尔绣花坎肩……身着民族盛装的40多口人围坐在一起,各民族语言汇聚一堂,欢声笑语飘荡在小院的上空。 这是内蒙古自治区陈巴尔虎旗巴彦库仁镇夏民山家的一次普通聚会。头戴回族白色圆帽的夏民山神情骄傲地说:“我们家由回族、汉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满族共6个民族组成,45口人,三代同堂。”

团结情飞扬在草原上

“我宁愿做挡风沙的梭梭,也不愿当有好吃的老鼠。梭梭死了,横在地上也能挡住沙子。”15年来,内蒙古额济纳旗退休干部图布巴图带着妻子,投入80多万元,把5万多棵梭梭植进荒凉的沙漠里。

治沙"愚公"图布巴图的"梭梭人生"

生态兴则文明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绿色“中国梦”成为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作为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中国的防沙治沙事业取得明显成效,沙化土地持续减少、沙区植被不断增加,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逐渐由梦想照进现实。

荒漠化治理彰显绿色"中国梦"

一架外壳已经磨得锃亮的望远镜,一部老旧的收音机,一匹耐力超群的蒙古马。翻身上马,打马过草原,55岁的阿迪亚赶着他的羊群,开始了他一天的放牧巡边生活。

北疆边境线上的浓浓家国情

北梁棚户区的巨变只是内蒙古近年来扎实推进棚户区改造工程的一个缩影。来自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数据显示,从2008年到2016年,内蒙古共实施各类棚户区改造157.6万套。其中,城市棚户区108.9万套、国有工矿棚户区12.6万套(含中央下放煤矿棚户区10万套)、国有林区棚户区22.9万套、国有垦区危房13.1万套,完成投资2738.7亿元,约438万城镇居民受益。

内蒙古逾400万居民告别棚户区

都贵玛是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的普通牧民。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遭遇罕见的自然灾害,上海等南方城市出现不同程度的粮荒,各地福利机构无力抚养弃婴。在此情况下,内蒙古积极安置了3000多名孤儿。当时只有19岁的蒙古族姑娘都贵玛主动承担起抚养28名孤儿的义务。她把这些孩子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女般精心呵护,养育他们健康成长,被当地群众称为“草原母亲”。

"草原母亲"都贵玛的老年生活

苏尼特右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2011年被确定为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旗。2017年全旗共有贫困人口1250户3101人,全部为国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落实扶贫攻坚工作,完成年内413户1022人的脱贫任务,同时确保2019年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贫困嘎查(村)全部脱贫退出、贫困旗摘帽退出,苏尼特右旗确定了“全面推进、细致落实、精准施策”的推进方式。通过发展现代畜牧业,采取企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模式,促进生产经营能力不足的贫困户走“托管分红”发展之路。

草原上的"精细全"扶贫路

地处北疆,毗邻俄罗斯和蒙古国,内蒙古8400多里长的边境线横亘东西,穿越林海、草原、戈壁、沙漠,素有八千里边关之称,雄踞祖国正北方,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八千里北疆边关70年安宁

5月2日,内蒙古大兴安岭毕拉河林业局北大河林场发生草甸森林火灾,目前过火面积已达1万公顷。辗转上千公里后,3日上午,记者赶到防火前线指挥部,院子里和公路上,上百辆消防车、救护车、运兵车、通讯指挥车已经就位,天上不时有直升机飞过。指挥部内,对讲机不断传来火场的消息。身着迷彩服、橙红色防火服的救火人员不断匆匆进出,却没有人大声说话。前线总指挥、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局长闫宏光一刻不停地在指挥灭火作战,并核实各种数据。   

奋战在火线
  • 11月23日,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在桑宝拉格苏木额尔登塔拉嘎查为牧民表演文艺节目。 眼下,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队员们正在排练的新剧目《醒悟》就是取材于当地精准脱贫的事例。
  • 70年前,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年来,内蒙古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奋勇争先,把祖国北疆风景线描绘得更加亮丽。坚韧顽强、吃苦耐劳。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 耐力超强,坚忍不拔,忠于职守,甘于奉献,是蒙古马特有的优秀品格。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上,有一片土地,守望着祖国的北疆。这就是比新中国诞生还要早两年的内蒙古自治区。70年来,这里的蒙汉等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奋勇向前,一马当先,万马奔腾。
  • 精致的回族绣花帽、华丽的蒙古袍、庄重的鄂温克袍、艳丽的达斡尔绣花坎肩……身着民族盛装的40多口人围坐在一起,各民族语言汇聚一堂,欢声笑语飘荡在小院的上空。 这是内蒙古自治区陈巴尔虎旗巴彦库仁镇夏民山家的一次普通聚会。头戴回族白色圆帽的夏民山神情骄傲地说:“我们家由回族、汉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满族共6个民族组成,45口人,三代同堂。”
  • “我宁愿做挡风沙的梭梭,也不愿当有好吃的老鼠。梭梭死了,横在地上也能挡住沙子。”15年来,内蒙古额济纳旗退休干部图布巴图带着妻子,投入80多万元,把5万多棵梭梭植进荒凉的沙漠里。
  • 生态兴则文明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绿色“中国梦”成为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作为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中国的防沙治沙事业取得明显成效,沙化土地持续减少、沙区植被不断增加,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逐渐由梦想照进现实。
  • 一架外壳已经磨得锃亮的望远镜,一部老旧的收音机,一匹耐力超群的蒙古马。翻身上马,打马过草原,55岁的阿迪亚赶着他的羊群,开始了他一天的放牧巡边生活。
  • 北梁棚户区的巨变只是内蒙古近年来扎实推进棚户区改造工程的一个缩影。来自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数据显示,从2008年到2016年,内蒙古共实施各类棚户区改造157.6万套。其中,城市棚户区108.9万套、国有工矿棚户区12.6万套(含中央下放煤矿棚户区10万套)、国有林区棚户区22.9万套、国有垦区危房13.1万套,完成投资2738.7亿元,约438万城镇居民受益。
  • 都贵玛是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的普通牧民。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遭遇罕见的自然灾害,上海等南方城市出现不同程度的粮荒,各地福利机构无力抚养弃婴。在此情况下,内蒙古积极安置了3000多名孤儿。当时只有19岁的蒙古族姑娘都贵玛主动承担起抚养28名孤儿的义务。她把这些孩子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女般精心呵护,养育他们健康成长,被当地群众称为“草原母亲”。
  • 苏尼特右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2011年被确定为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旗。2017年全旗共有贫困人口1250户3101人,全部为国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落实扶贫攻坚工作,完成年内413户1022人的脱贫任务,同时确保2019年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贫困嘎查(村)全部脱贫退出、贫困旗摘帽退出,苏尼特右旗确定了“全面推进、细致落实、精准施策”的推进方式。通过发展现代畜牧业,采取企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模式,促进生产经营能力不足的贫困户走“托管分红”发展之路。
  • 地处北疆,毗邻俄罗斯和蒙古国,内蒙古8400多里长的边境线横亘东西,穿越林海、草原、戈壁、沙漠,素有八千里边关之称,雄踞祖国正北方,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 5月2日,内蒙古大兴安岭毕拉河林业局北大河林场发生草甸森林火灾,目前过火面积已达1万公顷。辗转上千公里后,3日上午,记者赶到防火前线指挥部,院子里和公路上,上百辆消防车、救护车、运兵车、通讯指挥车已经就位,天上不时有直升机飞过。指挥部内,对讲机不断传来火场的消息。身着迷彩服、橙红色防火服的救火人员不断匆匆进出,却没有人大声说话。前线总指挥、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局长闫宏光一刻不停地在指挥灭火作战,并核实各种数据。   
菜单

往期回顾

01007023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