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博物院@你 用新媒体连接古今

首页 图片新闻 要闻 法治 社会 教育 健康 文化 科技 财经 区域新闻 两学一做 专题 娱乐 体育 汽车 美图
希望通过直播、微信等新的媒体社交方式来讲解,来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了解博物馆,让走进博物馆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内蒙古博物院希望通过各种新技术、新媒体的连接,能让更多人享受内蒙古博物院的文博资源。同时充分发挥博物馆作用,连接古今,传播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和内蒙古故事。
精彩观点
1
展厅新升级——让文物会“说话”
展厅新升级——让文物会“说话”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511608
为了解读内蒙古的历史文化,发挥博物馆教育、展示等功能,内蒙古博物院已完成了全新历史文化民俗陈列的展厅设计和布展。博物馆里的部分藏品数字化,为部分展览增添了新媒体元素,用新媒体的藏品阐释手段,从而吸引核心观众以外的群体,“连接” 新的观众。 新改造后的展厅有6个,其中《天骄蒙古》《北疆桦歌》《草原丰碑》3个基本陈列,分别展示蒙古族历史文化、内蒙古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和内蒙古革命历史;《文明曙光》《边关岁月》《大辽契丹》3个专题陈列,分别呈现内蒙古地区史前与青铜时代历史文化,战国、秦汉至魏晋南北朝历史文化以及辽、金历史文化。 新升级改造的展厅如一条历史的“时空隧道”。在这条“隧道”中有一些新媒体的数字文物陈列在展厅中,观众轻点屏幕可以将数字文物从任意角度放大、缩小和旋转,从而更直接地触摸到文物、感知历史,真正让观众体验到文物“活” 起来。一些数字文物下方有二维码,扫描后可以从手机上了解文物的相关资料。
2
博物发言人——让文物“动”起来
博物发言人——让文物“动”起来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511609
国际博物馆日当日,内蒙古博物院上线“博物发言人”教育项目,通过网络视频直播形式,邀请知名专家和展厅策展人,逐一解读新陈列中的民族基因和文物密码。 “博物发言人”第一期从《大辽契丹》展厅讲起。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孙璐,将通过直播平台为公众讲解契丹历史,文物故事、考古趣闻,线上互动同步展开。 《大辽契丹》是内蒙古博物院在国际博物日推出的主题展览。展厅展陈布置极具现代化,科技感强,给观众带来全新体验。展览共展出了170多件套文物,采用全方位、多角度、数字化的展示手段,让观众无限接近历史真相,直观感受历史事件。同时观众还可以看到电影《寻龙诀》中彩棺的真身——吐尔基山辽墓彩棺。
01007023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