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百人 百年百事 自治区概况 内蒙古记事 十二盟市 协办单位
欢 迎 你
   

呼和浩特概况
自然环境
行政区划
经济建设
社会概况
  

经济资源

特色经济
纺织工业
食品工业
机械工业
化学工业
  

文化生活
高校概况
卫生保健
体育事业
都市夜色
   

交通指南
民航线路
铁路运输
公路建设
   

文物古迹
大窑文化
辽代白塔
长城遗址
昭 君 墓
五 塔 寺
   

旅游景点
大窑之旅
昭君文化
哈 素 海
峡谷风光
绿海沙洲
公园一览
化学工业
     
    有以酸碱电石为代表的基础化工,以原油加工为代表的石油化工,以轮胎为代表的橡胶制品和医药化工。有化工企业45家,正在建设中的石化小区、自治区最大的年产200万吨成品油的炼油厂现已投产,年产52万吨尿素的化肥厂已成为自治区最大的石化产业基地。产业主要有化工原料、化肥、农药、 橡胶、塑料、石油化工、日用化工等。主要企业有炼油厂、化肥厂、橡胶厂、合成洗涤剂厂等。主要产品有:烧碱、盐酸、漂粉精、不饱和聚脂树脂、酚醛塑粉等化工原料,化肥、杀虫剂等农药,汽车轮胎、农用胶管、三角带、胶鞋、旅游鞋等橡胶产品,洗衣粉、洗净剂、农用塑料和各种塑料制品等。
    石油化学工业是以石油、天然气等为原料进行化学加工的有机化工部门。呼和浩特的石油化学工业是伴随着自治区丰富的石油资源,特别是二连盆地、科尔沁草原、鄂尔多斯高原等地石油资源的开发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工业部门。
    呼和浩特的石油化学工业,目前主要有呼和浩特炼油厂和内蒙古化肥厂两大企业。呼和浩特炼油厂和内蒙古化肥厂是国家“八五”和“九五”计划重点建设工程。
    呼和浩特炼油厂全称为华北石油管理局呼和浩特炼油厂,简称呼炼厂。呼炼厂位于呼和浩特市南郊9公里处,厂址选择经过充分科学论证,地理位置优越, 厂区水、电、交通、通讯便利,远离市区,不污染环境,不占用耕地。以厂区为中心,半径600公里范围内无同类企业。该厂面对着巨大的区内外油品市场。 呼炼厂1988年筹建,1992年9月29日竣工并投入试生产,一举获得成功, 从而结束了呼和浩特没有石油炼制工业的历史。一期工程主要包括生产装置、油品储运、辅助生产、厂内工程、厂外系统、生活区建设等方面,有生产车间17个、职工2700多人。年加工原油能力100万吨/年,可生产汽油、柴油、液化气、沥青、漆油产品,共5 大类10个品种。随着二连油田和科尔沁油田的发展以及集通铁路的建成,对呼炼厂的原油加工能力和产品质量档次提出了新的要求。“九五”计划期间,根据国务院、自治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的指示,呼炼厂将从100万吨炼油能力扩建到180万~250万吨/年减压渣油,共12大类23个品种。呼炼厂将逐步成为内蒙古支柱产业之一。
    随着二连油田的开发和呼和浩特炼油厂的兴建,1988年,国家计委批准了在内蒙古自治区新建一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的化肥厂,即内蒙古化肥厂。经自治区计委和石油化工厅组织选址论证,决定化肥厂与炼不油厂毗邻而建,化肥厂原料为呼炼厂生产的减压渣油。内蒙古化肥厂与呼炼厂统一规划为完整的工业区,形成呼和浩特南化工工业区。内蒙古化肥厂的建成投产,将解决化肥严重缺口,对提高全区8000万亩耕地施肥水平,提高粮食单产,促进全区农牧业发展意义重大。
    呼和浩特的石油化学工业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将为改变呼和浩特的产业结构,促进工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个民族拥有国际一流的品牌,就拥有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巨大资产,就拥有支撑民族自信心的消费文化。如今,面对越来越大的国际和国内的市场竞争,面对即将到来的21世纪,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全市实施名牌战略。这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从新形势、新背景和市场经济的角度,重新认识自己,发现自身优势,进而调整经济战略的历史性抉择。实施名牌战略以来,一大批名牌产品在草原青城脱颖而出。

新华社内蒙古新闻传播中心